尊龙凯时AG新闻
第四届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在广西大学召开
作者🍯🧜♀️: 时间:2012-11-27执行院长倪宁教授致辞
尊龙凯时AG主任郑保卫教授宣读赵启正院长贺信并作总结发言
2012年11月24-26日,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在广西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由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注册官方网站新闻学院,尊龙凯时娱乐🎣,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出版署西南地区人才培养尊龙凯时娱乐,中国——东盟文化产业(传媒)人才培养尊龙凯时娱乐,《文化与传播》编辑部主办👩👧,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协办。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40余家高等院校、新闻媒体及研究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
在24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注册官方网站新闻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发来贺信,指出目前论坛已逐步发展成为在全国民族地区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品牌论坛,希望此次论坛结合举办地的地缘特点,将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会议主题,将中国与东盟的跨文化传播列为重要议题,对民族地区新闻与信息传播这一重大课题进行持续而深入的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回应业界和反哺社会🐯。
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注册官方网站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倪宁对论坛的主办和协办单位表示感谢,并指出这次论坛参会人员更加活跃,讨论主题更加广泛,议题设置更为实际™️,建议将来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成果,发挥新闻传播对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广西大学副校长陈保善教授为与会者介绍了广西大学的基本情况,指出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的繁荣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与信息传播对社会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黄忠彩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与信息传播研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他指出💂🏼♂️,首先,十八大确立了改革的共识,我们在研究中要探讨民族地区如何跟上全国发展改革的步伐;第二🤚🏻,民族地区维稳需要作战略性转变,从思路到方式都要作新的调整🐿,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给予以高度关注;第三,新闻与信息传播的文风亟待改善🎋,要做到短,实🐿,新,让少数民族群众更有效地接受信息。
广西日报社副总编辑于起翔为大家介绍了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的具体情况,并从新闻业务角度,指出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重要规律的认识,使少数民族能够通过当代传播体系发出声音🧑🏿🍼,是我们掌握舆论主导权的标志,也是重要的研究议题🤦。
论坛开幕式由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商娜红主持👩🏻🌾。
会上🤺,尊龙凯时娱乐主任郑保卫教授作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现状及对策》的主题演讲🤾♂️👩🏽🏫,他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要从理念、机制、传播效果、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美国查普曼大学教授、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注册官方网站客座教授贾文山在《第一代民族政策模式和第二代民族政策模式并行不悖》的演讲中,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理论与政策话语的演变轨迹轮廓👩👦,为大家呈现出第一代民族政策理论和第二代民族政策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模型🐸👩🏻🚀,并通过对两代政策模型进行统合分析,提出可供借鉴的中国民族政策的多元文化理论模型。
内蒙古日报总编室副主任、《新闻论坛》主编陈玉文,对内蒙古民族信息传播基本情况🍗👨❤️👨,以及内蒙古日报及其主办的新闻刊物《新闻论坛》的运作情况向与会者作了介绍,并期望能够为少数民族新闻信息传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重要平台。
广西日报社副总编辑于起翔✈️,运用广西日报新闻报道的具体案例,阐释了少数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的经验和启示,强调在民族地区新闻宣传工作中,民族问题无小事👩🏻🚒,新闻工作者要懂政策🌩,有感情,会常识,抓住民族新闻工作的特点👸,真正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
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德仓作了《提升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现实话语权》的演讲。他指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影响力有限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缺少现实话语权,研究者必须以大众传媒为主要关注对象🦒,直面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现实,实现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现实话语权。
云南大学新闻传播教学尊龙凯时AG副教授杨星星在《电视传播语境中的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建构》的主题演讲中,以“电视时代”为背景🛀🏽,依托对云南少数民族乡村的田野观察,从电视与农村日常生活、电视与农村文化变迁与互动的关联性分析出发🕺🏼,提出电视是农村文化建构的重要力量📻,并应从先进文化🧽、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三个层次实现电视传播与农村文化建设的整合互动。
本届论坛设立了广西专题工作坊🙍🏽,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李庆林、万亿、党东耀😿、易文、邢永川和陈东霞分别作了《从历次中国——东盟传媒合作主题论坛看双方合作情况》👨🏿🎨🦒、《公共外交视野下的广西媒体对东盟传播研究》《论文化产业在“后发展地区”中的优势和对策——基于广西,云南,贵州的考察》《对越南新闻法实施20年的观察与思考》《大众传媒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社区的影响——以恭城瑶族自治县江岔村为例》《菲律宾世界日报读者的媒介使用行为与动机调查》的主题发言,向与会者展示了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
会上还举行了中国首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1949-2010)》的首发式,本报告经过论坛理事会成员单位数十名老师两年多的辛勤努力,已于今年11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而全面梳理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历史及现状的著作,梳理了北京、西藏、新疆👨🏽🦰、内蒙、广西、宁夏、青海🔀、云南👊🏽🎅🏿、贵州、四川、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十余个省、市、自治区1949-2010年民族新闻传播的历史与现状,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具有较高的理论、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坛设置了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与信息传播业发展状况📽、传播效果;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产业化发展🖕🏻;民族地区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民族形象、国家形象与国际传播;数字传媒技术🍍、媒介融合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民族地区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媒介化生存;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与信息传播;少数民族地区跨文化传播💢;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面向东盟的对外传播策略等论题。在24日下午和25日的分论坛上🤦♀️,来自全国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就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闭幕式上⛏,郑保卫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此次论坛呈现出参与踊跃,代表广泛;主题突出👨🏻🏫,主线清晰;议题广泛,研讨深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等特点🧎➡️,他提出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少数民族信息传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认识🤏,壮大团队,扩大影响🫧,提高水平,塑造品牌,努力打造出中国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团队💱,构建起中国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派。
会议期间,与会者参观了广西日报社印刷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和京族民族博物馆🏋️♀️,这一系列参观活动为各位学者提供了一场民族文化传播的盛宴👏🏽,与会者不仅在博物馆中了解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历史发展轨迹,更是领略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体会到加强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重要意义🟢。
根据论坛组委会的决定🛌,下届论坛将于明年在内蒙古大学召开📍🔶,由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
开幕式在广西大学召开
尊龙凯时AG主任郑保卫教授宣读人大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教授贺信
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注册官方网站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倪宁教授致辞
广西大学副校长陈保善教授致辞
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黄忠彩致辞
广西日报社副总编辑于起翔致辞
美国查普曼大学教授🍣、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注册官方网站客座教授贾文山作主题演讲
内蒙古日报总编室副主任、《新闻论坛》主编陈玉文作主题演讲
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德仓教授作主题演讲
云南大学新闻传播教学尊龙凯时AG副教授杨星星作主题演讲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庆林作“广西专题工作坊”主题发言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万亿作“广西专题工作坊”主题发言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党东耀作“广西专题工作坊”主题发言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易文作“广西专题工作坊”主题发言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邢永川作“广西专题工作坊”主题发言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陈东霞作“广西专题工作坊”主题发言
参会代表参观广西日报传媒博物馆
参会代表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
参会代表参观防城港京族博物馆
在第四届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上的
总结发言
论坛副理事长 郑保卫教授
2012年11月25日
本届论坛在广西大学领导,新闻与传播学院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一次团结的会议,和谐的会议🧎🏻♀️,有成效的会议。
一、本届论坛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参与踊跃,代表广泛
本届论坛参会人员一百多人,收到论文90多篇,这样的规模源于在座每一位老师同学的积极参与。同时,本届论坛实现了民族地区全覆盖,民族院校几乎全覆盖,非民族地区、非民族新闻院校参与人数比往届有所增加,而且有很多在校研究生积极加入进来,提供学术论文。青年研究者的加入是很可喜的现象,表现了我们的研究团队正在逐渐壮大🧖♂️,后继有人👨🦰。
(二)主题突出,主线清晰
本届论坛突出了两个主题,一是从第一届会议开始就已确定的“传播·团结·和谐·发展”的主题,二是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对民族地区工作提出的意见🦸🏿♂️:“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是我们研究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这一前提和背景下💃🏽,我们的广大与会人员探讨了少数民族领域很多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体现了这一主题思想。
(三)议题广泛,研讨深入
本届论坛涉及议题广泛,概括了少数民族研究领域中的各个重要方面,同时⏫,相关研究也较为深入。在主题演讲环节🙅🏽♂️,美国查普曼大学教授、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注册官方网站客座教授贾文山作了《第一代民族政策模式和第二代民族政策模式并行不悖》的演讲,为大家呈现出第一代民族政策理论和第二代民族政策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模型,并通过分析,提出可供借鉴的中国民族政策的多元文化理论模型♕👵🏿。内蒙古日报总编室副主任🧑🍳、《新闻论坛》主编陈玉文为我们介绍了内蒙古民族信息传播基本情况🚔,以及内蒙古日报及其主办的新闻刊物《新闻论坛》的运作情况,并期望能够为少数民族新闻信息传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重要平台🕍。广西日报社副总编辑于起翔,运用广西日报新闻报道的具体案例,阐释了少数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的经验和启示♡,强调在民族地区新闻宣传工作中🙅♂️,民族问题无小事👨🏿🚒,新闻工作者要懂政策,有感情🐰,会常识,抓住民族新闻工作的特点🕵🏿,真正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
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德仓在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方面很有建树🧖♀️,他在《提升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现实话语权》的演讲中指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影响力有限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缺少现实话语权,研究者必须以大众传媒为主要关注对象🚺,直面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现实,实现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现实话语权。云南大学新闻传播教学尊龙凯时AG副教授杨星星在《电视传播语境中的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建构》的演讲中,以“电视时代”为背景,依托对云南少数民族乡村的田野观察🔽🧛🏽,提出电视是农村文化建构的重要力量👨🏻🔬,并应从先进文化〰️🤾🏼♀️、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三个层次实现电视传播与农村文化建设的整合互动。
本届论坛还设立了广西专题工作坊,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李庆林、万亿、党东耀、易文、邢永川和陈东霞分别作了主题发言,这些研究凸显了北部湾地区研究民族问题的特点🙍♀️,为我们展示了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使我们发现了一支很有战斗力👨🏽🚀,很有学术研究功底的队伍。
(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本届论坛内容丰富,包括大会、分会🎅🏿、专题工作坊和参观考察等,昨天论坛组织了参观广西日报社印刷博物馆的活动🧥,使我们收获很大,明天还有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京族民族博物馆的活动。这些活动进一步强调了对历史、文化、历史的传承的尊重,也体现了论坛的民族特色
同时,会上还举行了中国首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1949-2010)》的首发式✈️,本报告经过论坛理事会成员单位数十名老师两年多的辛勤努力,已于今年11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而全面梳理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历史及现状的著作🚴🏽♂️,梳理了北京、西藏、新疆、内蒙👩🏼🦲、广西、宁夏🧑🏿🎓、青海、云南、贵州、四川、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十余个省、市、自治区1949-2010年民族新闻传播的历史与现状🤲🏼,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具有较高的理论🏌🏼♀️、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今后工作设想
作为惯例,每年我们在论坛开幕前都要召开理事会🏊♀️,主要包括会议筹办者汇报会议筹办情况🧑🏼💼、确定下届会议举办地、为论坛工作提供意见建议等。我们的论坛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每一个理事会成员都是决策者🤣,大家要共同协商✍🏻,来办好论坛🤎。今天✍🏿,我综合了理事会的意见🚭,为今后的工作提出以下设想🚵♂️。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
目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如何在全球政治经济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也是我们从事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论坛的认识,对我们所从事的事业的认识🙁,站在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研究。暑假前🐇,教育部出台“2011计划”,要求全国高校瞄准国家急需的领域🪠,做一些世界一流的重大课题🔰,以扩大中国的学术影响力🤑。我们要站在这个高度,在民族新闻传播研究领域进行深入革命,打造优秀团队,形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派。
(二)进一步壮大团队
我们要进一步打造优秀研究团队💆🏼、壮大研究力量🚙🙇🏿♀️、拓展研究视野🤌🏻,争取实现民族地区全覆盖,民族院校全覆盖。同时,要联系全国所有民族地区的新闻院校进入理事会,并逐步实现非民族地区重点新闻院校也进入理事会。
我们要以开放的胸怀,加强和社会各界🏌🏽♂️,如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等研究机构、研究团体的合作,在合作中共同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研究的发展👾🩳。
(三)进一步扩大影响
迄今为止,论坛已经举办了四届,并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希望今后大家都能向社会各界来宣传论坛🔵,积极传播论坛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扩大论坛的知名度🦸🏿👨🏽✈️。
同时💇🏿,我们要加强和全社会的交流,进一步做到内外拓展,包括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的拓展🧎、国内和国际的拓展,希望明年有更多国外学者参加论坛。
(四)进一步提高水平
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包括云南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广西大学等多个实力很强的研究团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主题较分散、重复性成果较多、低水平研究成果较多等。在今后的研究中👆🏼,首先要注意主题明确🥕,各位研究者提交论文时要紧密围绕主题👨🏼🦰,争取每次都能形成成果,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同时,要深化对基础性理论的研究,在分论坛中设置一两个研究基础理论的专题。总之,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强调团队合作🫶🏻,贯彻问题意识🕺🏽🧗🏼♂️、团队意识、学科交叉意识👷♂️,形成研究系列,提高研究水平🦓。
(五)进一步塑造品牌
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重视骨干培养🚴🏼♂️,也希望大家积极参与、保证质量、维护声誉🟪、扩大影响🙋🏿♀️,最终打造出中国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团队,构建起中国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派。学派不是一家之言🦸🏻,而是融汇大家的智慧,目前,我们老一辈的研究者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感谢白润生老师在少数民族新闻史领域的辛苦耕耘🤒,为我们竖起了一面旗帜,我们要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促进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